中国冶金报:钢铁行业正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012-4-20发布人:admin
“行业发展必须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月14日,在谈到应对当前困难形势的对策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这样表示。“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如何才能实现引领?”面对这样的问题,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12(第三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环保部、钢协、各大钢铁企业、规划院的业内人士进行了交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主持了论坛。
新的发展阶段应突出科技创新
今年1月~2月份,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已经达到28亿元,即便3月份能实现盈亏平衡,但第一季度亏损已经是“板上钉钉”。
“去年第四季度,钢铁行业是主业亏损;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是全行业亏损。”对于当前的局势,刘振江表示,“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可能会有所好转,但在目前,钢铁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刘振江指出,目前钢铁行业的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库存增加,一些企业确实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比较好的是,虽然现在企业比较困难,但企业干部职工的信心还是挺足的。
“但从整个行业来说,行业的阶段性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业发展也必须走到另外一个阶段。”刘振江指出,“在新的阶段,科技应该放在突出的位置,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他表示。
对此,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正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促进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也成为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一背景下,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作用也更为凸显。我们要适应这一趋势,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顾强说。
要遏制违规产能的建设势头
之所以我国钢铁工业目前面临着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效益低下等问题,与此前行业的“爆炸式”发展息息相关。
据统计,在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粗钢产能中,未按国家规定取得核准的产能占79%。对此,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表示,这部分违规建设的产能未经科学论证,在布局、产品定位、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为了规范市场,李忠娟表示,“十二五”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要采取“有上有下、有进有出、有扶有控”的措施,基本遏制违规产能的建设势头。同时,发改委也将把违规钢铁项目的清理整顿,作为落实宏观调整政策的基础工作来抓,并结合企业联合重组和淘汰落后,使得东部产能减少、西部适度增加、中部和东北保持基本稳定,总体实现产能减少或不增加。
同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徐文立也表示,工信部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修改完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公布一批符合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名单。
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于今年发布
前些年,除首钢搬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项目以外,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城市钢厂的搬迁等钢铁产业布局调整重大任务基本没有付诸实施,给中小企业盲目扩大产能留下了市场空间。
在之前市场环境比较好的背景下,这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愿不强。再加上大企业在实施跨地区重组过程中,常常受到利税分配、统计归属等体制的限制,以及历史债务、人员安置、企业发展等问题的左右,影响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和实质性推进。而在目前钢铁行业普遍处于高成本、低效益的背景下,企业进行调整的自身动力已经形成。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思路,徐文立表示:“兼并重组一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2012年,我们将适时发布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去年10月份,《关于在山东省开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下发,山东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正在逐步推进。目前,河北省的结构调整方案也在进一步调整、完善。山东、河北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方面的实践,将为全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可行性较强的经验。